中医中药
过年少不了吃大鱼大肉,再加上来回串亲戚,如此便出现了很多上火的症状。有人顶着一嘴溃疡不敢吃不敢喝,有人头晕脑胀完全找不到工作状态,还有人眼干眼屎多整天睁不开眼……这些春节综合征都可能是上火引起的。冬季,本就干燥,再加上春节饮食不节制,吃很多高热量的食物,还要熬夜喝酒,燥邪伤身是难免的。 “火”在中医中叫作阳气,如果阳气异常亢奋,失去了制约,就成了“上火”。蔓延到身体各个部位就会变成很多麻烦……
1 中医药有数千年历史,是人们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积 累起来的,可以说有人的存在就会有疾病,就有医药知识。 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 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 我国现存最最早早的的医医学学专专著著《《黄黄帝帝内内经经》》约成书于战国时代,春秋 时秦国著名的医生医缓、医和就给晋景公、晋平公治惑疾,《准南子》 较清楚地记载了医药起源,距今约2700年。
中医药文化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就是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史。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以下这些有关中医药的小常识,你了解多少呢? 什么是中医 通俗地讲,中医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但这个“中”字不光指中国,也不单单是为了与西医进行区别。“中”是中庸之道,中立、平衡的意思。中医是执中和谐,顺势利导。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气、形
“接下来,我将通过手持扫描设备,通过扫描我手中的巴戟天寡糖胶囊药盒,来查看这个药品的知识图谱”,演示人员话音刚落,随着“滴”的一声,演示大屏上便如群星闪耀般出现了几百个颜色各异的知识点,它们有序分布在以“巴戟天寡糖胶囊”为核心节点的周围,随着有关该药品的主要成份、功能主治、典籍、方解、剂型、临床应用、联合用药等数百个知识节点的徐徐展开,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同仁堂中医药知识图谱,仿若浩瀚的知识星河
一基本知识中医认为: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会胀。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二10大重要穴位的功能1、足三里 【功能】 ✦ 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
编者按由总后勤部批准发起的全军中医药技术大比武活动,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响应,在医疗战线掀起了中医药技术练兵热潮,初步实现了弘扬中医药事业、普及中医药知识、锻炼中医药队伍、选拔中医药人才的目的。为进一步增进各级领导和机关对中医药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加大对中医药工作的扶持力度,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提高部队中医药防治疾病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
1、中医中药基础知识一、中医基础知识v1、寒证:凡因寒邪引起或因机体的机能代谢活动过程过度减退所产 生的证候,均属寒证。v基本表现为:怕冷,手脚不温,面 色苍白、口不渴或渴而喜热饮,大 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 迟。风 寒v畏寒重、发热轻、头痛,一般无汗 ,鼻塞流清涕,肢体酸痛、咳嗽、 吐白痰。舌苔薄白,脉浮紧。v治疗:疏散风寒、辛温解表。v常用药物:葱白、麻黄、桂枝、荆 芥、防风、苏叶
中医关于中药药用的知识 中药是中医的重要代表。你知道的常用重要有哪些呢?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药的知识,欢迎阅读。 常用中药 灵芝:固本祛邪,神仙上药 人参:每天吃一点,健康延年好福 山楂:消食化瘀的好手 黄芪:首屈一指的补气要药 生姜:御百邪,助阳气,散一身寒湿 白茅根:凉血止血的草根太医 菊花:现代人**保肝茶饮
张洪培教授:中兽医温病辨证与非瘟防控 张洪培 2019-07-25 12:44:46 第一部分 非洲猪瘟防控知识简介 一、非洲猪瘟发展历史: 非洲猪瘟病毒实际上早已在东非和南非的疣猪和非洲钝缘软蜱中存在了多个世纪,1921年肯尼亚首次报道非洲猪瘟疫情。于上世纪60年代传入欧洲,70年代传入南美洲,2007年传入高加索地区和俄罗斯,2018年8月传入中国
一、基础理论 1.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2.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3.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4.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5.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6.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7.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在内,阳之守也。8.说明对立制约的是:动极者镇之以静。9.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中求阳。10.说明阴阳转化的是:热极生寒。11.称“阳中之阳”的脏是:心。12.称“阴中之阳”的脏是: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