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医院不仅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更是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场所。医护人员不仅要治病救人,更要成为医学科普和健康教育的实践者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 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将健康促进理念、健康传播实践贯穿于医院高质量发展全过程,通过建设健康科普品牌,调动和激发医务人员科普积极性和潜力,扩大优质科普作品展示平台,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医院健康科普工作格局
核心阅读 今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推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到2022年不低于22%,到2030年不低于30%,并倡导个人定期记录身心健康状况、了解基本中医药健康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这一要求极大推动了健康科普、健康传播的发展,使过去基本靠医务工作者自发科普,转变为国家要求的自觉行动。 政策的鼓励,得到了技术的加持。以两微一端
健康生活方式 调查显示,决定人健康程度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只占15%和1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占了60%。怎样才算健康的生活方式呢? 健康生活有五大基石,分别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 一、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十个字: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是每天喝一袋奶:250—500ml左右。
健康科普是向公众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人们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饮食营养、常见疾病预防、心理健康以及疾病知识等。 首先,饮食营养是健康科普的重要部分。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合理搭配食物,是维持健康的关键。科普内容会介绍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其次,常见疾病预防也是健康科普的重要内容。通过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
因为不了解,很多时候人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做了毁健康的事,今天总结了 40条医生才知道的健康知识,每个人都应该看看! 疾病预防 1、老人常咬到舌头,可能是中风前兆! 偶尔咬到舌头是正常现象,不是想吃肉了。而经常咬到舌头可能是因为脑神经受压迫,使舌头不能灵活运动。 2、打呼噜,每年憋死几十万人! 数据显示,每 100个人中,就有 3~5 个人打呼噜,而每 5 个打呼噜的人中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健康的科普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开展科普周的活动总结二 按照街科协的统一工作安排,__社区科技活动周在街道科协的重视和领导下,开展了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活动,加大了科普宣传力度,扩大了科普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广东省第二届健康科普大赛 已经收到了上千份作品 共有400多份作品进入复赛! 目前这些作品都已顺利完成大众评审 各位网友评审官纷纷表示太精彩、看不够! 别急!我们将对进入复赛的优秀作品 再次进行展示和传播! 一起让正能量持续播撒 也让我们每天都学习一些健康小知识 分享给身边的亲人朋友 做他们的健康小棉袄~ 现在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赛的热门作品吧! 温馨提示
3秒快速进入APP,极简预约服务,低成本打造高品质健康生活。在跟我们谈及这几个概念时,开创中国首家健康科普短视频新纪元 ——蚂蚁云医董事长马乙,脸上始终挂着温暖的笑容。 广州蚂蚁云医互联网医院,简称“蚂蚁云医”,隶属于蚂蚁云医集团,以自商业生态系统的新视商模式,为会员提供健康科普、疾病预防服务,为用户提供极简的视频问诊服务,立足于大健康产业,推出健康互动短视频、会员优生活商城。
怎样才能做一个健康中国人? 答案就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这份由国家发布的“健康宝典” 信息量巨大以下50个简单又易记的要点看看你做到了多少条~ 注重健康膳食 1、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 2、成人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不高于25~30g。 3、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 4、蔬菜和水果每日摄入量不低于500g。 5、每日摄入食物种类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
1、凭感觉用药,根据症状估计血压高低。 有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 2、不愿意过早服药。 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用药。这是错误的观念,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 3、降压治疗,血压正常了就停药。 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