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这些检查都有什么作用
因为肝脏对于人体至关重要,所以在常规体检中,肝功能、甲胎蛋白与腹部超声等都是必查的内容。
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中最常用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前也叫谷丙转氨酶;另一个是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之前所说的谷草转氨酶。两者都存在于肝细胞内,当不同原因损伤了肝细胞,导致肝细胞膜破裂,那么肝细胞内的ALT与AST就会被释放到血液中而被检测出来。这就是检测ALT与AST能够提示肝细胞损伤的原因。
ALT主要存在肝细胞中,所以如果出现ALT升高要重点考虑肝脏损伤。AST不仅存在肝脏中,还存在心肌与骨骼肌中,所以如果AST升高,除了要考虑肝损伤外,还要注意排除心脏和肌肉的损伤。
肝脏肿瘤标记物检查
体检项目中,大家经常会见到甲胎蛋白(AFP)这一项目。这个指标是筛查原发性肝癌常用的指标。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会升高,除此之外,甲胎蛋白升高还见于肝炎发作、女性孕期等情况。另外,并非所有的肝癌都会出现甲胎蛋白的升高,甲胎蛋白不升高不代表一定没有肝癌。实际上,甲胎蛋白不升高的肝癌在临床也很多见。
因此,目前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肿瘤标记物筛查时,除甲胎蛋白外,还要关注甲胎蛋白异质体L3与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II诱导蛋白(PIVKA-II)。尤其是PIVKA-II,又称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与AFP有互补作用。建议有肝癌发生风险的慢性肝病患者在例行筛查肝癌时,对甲胎蛋白与PIVKA-II等都进行检测。
腹部超声与肝脏弹性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没有创伤、价格便宜,是体检的常规项目。腹部超声可以实时观察肝脏有无明显的脂肪肝、脾脏增大,有无腹水,有无明显肝硬化,肝内有无结节以及有无胆囊炎与胆结石等。
超声的用处很大,但大家也要了解超声的局限性。比如,超声可以看到明显的肝硬化,但不能对肝硬化前的肝纤维化进行定量检测。
很多朋友会疑惑,肝硬化和肝纤维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肝脏损伤修复的过程中会出现纤维化,纤维化累积到一定程度才成为肝硬化。按照我国常用的慢性肝炎分级分期系统,纤维化从0期到4期逐级递增,纤维化达到或超过2期称为明显纤维化,到了4期纤维化才诊断早期肝硬化。
我经常给患者朋友打比方,理解肝硬化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就像爬楼梯,可以把没有肝硬化的阶段理解为在一楼,肝硬化理解为在二楼,从一楼到二楼有四个台阶,即1期纤维化、2期纤维化、3期纤维化与4期纤维化,爬上了4期纤维化的台阶即诊断早期肝硬化。
由于超声对纤维化的评价不精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另一种叫作肝脏硬度测定的检查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对纤维化进行初步定量检测。肝脏硬度检查除了能进行肝纤维化评价,还可以进行肝脏脂肪变的评价。
脂肪肝即肝细胞内堆积了过多的脂质。超声诊断脂肪肝灵敏度较低,需在肝脏脂肪含量≥30%时才能够诊断,而肝脏硬度检查在肝脏脂肪含量≥10%时,即可检出并可对脂肪变的程度进行轻、中、重度划分。
肝脏超声检查能够发现肝脏内是否有结节,但不能区分结节是血管瘤还是原发性肝癌,或是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到肝脏的转移癌,进一步区分这些就需要做腹部增强CT或磁共振等检查。所以,超声是肝脏肿瘤筛查的手段,而不是确诊肝癌的手段,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患者在做完超声后,医生建议再做腹部增强CT或磁共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