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冠肺炎疫情
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听到“发热”“病毒”等名词
大家仍会心存紧张
其实,“热”和“毒”的概念可归属于中医“热证“,冬春交季,有人出现“热证“后求助于中医,寻求具有清热解毒祛火功效的中草药代茶饮用,帮助减轻热证。
临床上,部分清热祛火解毒药还用于治疗咽痛、发热、咯黄痰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但近期若出现发热等上述表现,小鲁建议大家请正规医院的医生指导后再自我保健。
在这里先向大家简要介绍清热类中草药代茶饮的相关知识
认识中医“热证”
热证,证候名。是指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热。”即由于热邪侵袭,或阳气亢盛,导致出现以身热烦躁,面目红赤,唇红而干,咽燥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热性证候。
常见清热、泻火、解毒的中药有:金银花、菊花、决明子、野菊花、穿心莲、西青果、金果榄、木蝴蝶、淡竹叶、鲜芦根、板蓝根、苦丁茶、菊花、桑叶、薄荷等。
中医有“药食同源”理论,很多清热中药其实都是食物,如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葛根、莲子(芯)、百合等,民间常新鲜采摘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拌凉菜食用。
清热化痰中药有:川贝母、竹茹、桔梗、胖大海等。
日常食物中冬瓜、芹菜、白萝卜、丝瓜、绿豆、莲藕、竹笋、荸荠等,也能帮助缓解热证。
如何选用代茶饮配方?
代茶饮,又名以药代茶,顾名思义是指选用一二味或数味中草药煎汤或以沸水冲泡数分钟后,频频饮用;也可研成粗末后冲服饮用。
代茶饮配方种类少、药量轻,适于病证早期或轻证。
小鲁为大家列举几种
针对热证常见的自拟代茶饮配方
(克数为每日剂量)
1. 眼红干涩、咽干便秘:菊花6g、麦冬6g、决明子15g
2. 音哑咽干,咽喉痒:西青果6-10g、木蝴蝶3-6g、胖大海2个或麦冬6g;咽痒明显配伍钩藤6-10g、薄荷3-6g
3. 痰多粘、咽喉发堵:桔梗6g、竹茹4g、鲜芦根10g、金果榄6g;体型胖者配陈皮6-10g
4. 口苦、心烦、失眠:莲子心2-3g、竹茹3g、百合10g
5. 尿黄、口渴、伴高血压:苦丁茶3-6g、淡竹叶3-5g、菊花6-10g
6. 怕热口干、热性病恢复期烦渴:白茅根10-15g、鲜芦根10-15g、葛根10-15g;其中白茅根还利于小儿上火鼻出血、葛根利于减轻糖尿病口干症状。
清热类中药代茶饮注意事项有哪些?
1
配方药物一般3-5种,混合后加开水300-500ml冲泡后服;建议使用玻璃杯或陶瓷杯,饮完后加水续服;一份茶饮不宜放置饮用超过24小时。
2清热类中药多味苦,若无糖尿病等禁忌,饮用时可加少许冰糖调节口感。3身体一直瘦弱、食欲不振者,谨慎服用;胃部平时怕凉、受凉后易胃痛、腹痛、腹泻者及女性经期伴痛经者,谨慎或短时间服用。4清热祛火解毒中药品种很多,不是所有清热类中药都适用代茶饮。如黄芩、栀子、白花蛇舌草等,部分需要长时间水泡、煎煮才发挥功效;如青黛为粉末味极苦,不能泡茶;部分药物如胖大海有一定毒副作用,建议代茶饮3-5天,不宜久服。5
代茶饮建议饭后半小时温服,每日可如饮茶方式多次频服;疗程3-7天,若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建议请正规中医辨证指导治疗。
附图:常见中草药名称及图片(未附剂量)
往期精彩推荐
输入下方关键词即可查看最新相关分类文章
通知
热点资讯
谣言粉碎机
小鲁科普课
食安护佳节
抽检结果
阅读量:17.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