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自治州卫生健康局,各有关医疗机构:
为贯:下如知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根据《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2021年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为加快我省培养“能西会中”的医学人才,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水平,结合我省实际,省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贵州省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知识培训大纲(试行)》,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贵州省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知识培训大纲(试行)1年。行执彻贯真认请,据制》(附件1)和《贵州省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知识培训大纲(试行)2年制》(附件2)是项目组织实施的指南和依据,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培训对象要进行理论考核和临床践考核,两者均合格者,准予结业。结业时,由各。)3件附见板模书证(》培训基地颁发《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知识结业证书》(证书模板见附件3)。
三、按照“谁培训、谁考核,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由各培训基地负责学员的培训、考核和发证等工作。
四、各市、州卫生健康局、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将开班前的培训方案、培训对象花名册、培训合格后的培训总结和相关教学资料、合格学员花名册报送我局科教处备案。
五、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联系人:黄融 丁群
联系电话:0851-86815561
电子邮箱:gzzyjkjc@163.com
联系地址:贵阳市云岩区中华北路242号省政府5号楼6楼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处623室
附件:1.贵州省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知识培训大纲(1年制试行)
2.贵州省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知识培训大纲(2年制试行)
3.贵州省“西医学习中医”证书模板
附件1
贵州省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知识
培训大纲(试行)1年制
一、培训目的
提高我省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药临床应用水平,进一步规范中成药临床使用,促进中医药持续健康发展。
二、培训对象
(一)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工作,热爱中医事业;
(二)临床医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三)身体健康,能保证学习时间。
三、授课师资
具有主治以上(含)职称的高年资中医师(含中西医结合医师),或具有讲师以上(含)职称的高年资教师。
四、培训时间及形式
学制1年,包括中医理论学习和中医临床实践两种形式。
1.中医理论学习采取以网络及自学为主、集中面授为辅,总课时数1060学时。
(1)网络课程学习、自学共900学时。
(2)集中面授理论学习时间为20天,每天8学时,共160学时。每季度集中授课1次,每次5天。
2.中医临床实践时间为1个月(中医门诊)。
五、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网络学习和自学、集中授课、中医临床实践三个环节。
(一)网络学习(500学时)和自学(400学时)
网络学习和自学推荐学习平台: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继续教育网(www.tcmjy.org)或中医师承继教平台(https://www.zyscjj.org.cn/)网站上进行学习。
课程内容如下:
1.中医基础理论(60学时)
讲授阴阳五行学说,脏象、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及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中药学(60学时)
掌握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性味归经、有毒与无毒配伍关系等中药基本理论:重点掌握100味临床常用中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一些特殊适应病证和特殊用量法。
3.方剂学(60学时)
讲授中医学方剂的治疗大法,组方原则、用药意义、配伍特点等基本理论,重点掌握常用方剂80首的组成功用、主治、应用、加减变化等基本知识。
4.中医诊断学(60学时)
系统讲中医诊法和八纲辨证、脏辨证的基本理论,介绍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基本知识,开展诊断、辨证和病历书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5.针灸学(50学时)
讲授针灸学的基本理论,重点讲授120个腧穴的定位及其主治规律,刺法、灸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常用针灸手法的基本技能和临床应用。
6.中医内科学(70学时)
系统讲授内科学的含义、范围、病名特点与分类,各脏腑病机、辨证特点,治疗原则和常用治法等内科基础理论知识。重点讲授常见病、多发病辨证论治的基本技能,讲授疑难病证的诊治方法,急重病证的诊治原则和急救措施。
7.中医外科学(60学时)
系统讲授中医外科的基本理论,重点讲授外科常见病(疮疡、皮肤病等)的辨证论治基本知识。
8.中医妇科学(40学时)
讲授妇女特有的解剖与生理特点,重点讲妇科经、带、胎、产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辨证论治的基本技能。
9.中医儿科学(40学时)
讲授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重点讲授儿科常见病与时行疾病的辨证论治的基本能,讲授小儿杂病的知识,预防保健的基本措施。
10.自学(400学时)
学员自学后撰写与中医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笔记及心得。
(二)集中授课(160学时)
以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使学员树立起中医辨证思维,掌握中医临床基本技能。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授课形式为短期集中授课,可在半年内分期完成。
(三)中医临床实践1个月(中医门诊)。
六、考核
理论培训的每门课程结束后,培训单位应进行单科考核。所有单科考核均合格者,才能参加理论考核和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各占50%)。两者均合格者,准予结业。
附件2
贵州省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知识
培训大纲(试行)2年制
一、培训目的
提高我省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药临床应用水平,进一步规范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临床使用,促进中医药持续健康发展。
二、培训对象
(一)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工作,热爱中医事业;
(二)临床医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三)身体健康,能保证学习时间。
三、授课师资
具有副高以上(含)职称的高年资中医师(含中西医结合医师),或具有副教授以上(含)职称的高年资教师。
四、培训时间及形式
学制2年,包括中医理论学习和中医临床实践两种形式。中医理论学习采取集中授课和自学两种形式相结合进行,总课时数1580学时。
1.理论学习以网络及自学为主、集中面授为辅。
(1)网络课程学习、自学共1100学时。
(2)集中面授理论学习时间为60天,每天8学时,共480学时。每季度集中授课1次,每次20天。
2.中医临床实践时间为3个月。其中:中医门诊2月、中医专科学习1个月。
五、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网络学习和自学、集中授课、中医临床实践三个环节。
(三)网络课程(700学时)及自学(400学时)
网络学习和自学推荐学习平台: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继续教育网(www.tcmjy.org)或中医师承继教平台(https://www.zyscjj.org.cn/)网站上进行学习。
课程内容如下:
1.中医基础理论(60学时)
讲授阴阳五行学说,脏象、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及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中药学(60学时)
掌握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性味归经、有毒与无毒配伍关系等中药基本理论:重点掌握100味临床常用中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一些特殊适应病证和特殊用量用法。
3.方剂学(60学时)
讲授中医学方剂的治疗大法,组方原则、用药意义、配伍特点等基本理论,重点掌握常用方剂80首左右的组成功用、主治、应用、加减变化等基本知识。
4.中医诊断学(60学时)
系统讲中医诊法和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的基本理论,介绍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基本知识,开展诊断、辨证和病历书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5.针灸学(50学时)
讲授针灸学的基本理论,重点讲授120个腧穴的定位及其主治规律,刺法、灸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常用针灸手法的基本技能和临床应用。
6.中医内科学(70学时)
系统讲授中医内科学的含义、范围、病名特点与分类,各脏腑病机、辨证特点,治疗原则和常用治法等内科基础理论知识。重点讲授常见病、多发病辨证论治的基本技能,讲授疑难病证的诊治方法,急重病证的诊治原则和急救措施。
7.中医外科学(60学时)
系统讲授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重点讲授外科常见病(疮疡、皮肤病等)的辨证论治基本知识和手术治疗基本技能。
8.中医妇科学(40学时)
讲授妇女特有的解剖与生理特点,重点讲授妇科经、带、胎、产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辨证论治的基本技能。
9.中医儿科学(40学时)
讲授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重点讲授儿科常见病与时行疾病的辨证论治的基本技能,讲授小儿杂病的相关知识,预防保健的措施。
10.中医急诊学(40学时)
讲授中医急症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急救处理和急救后的中医诊治方案、治疗措施。
11.经典专题讲座(160学时)
讲授中医药经典。
12.自学(400学时)
学员自学后撰写与中医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笔记及心得。
(二)集中授课(480学时)
以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使学员树立起中医辨证思维,掌握中医临床基本技能。教材选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授课形式为短期集中授课,可在一年内分期完成。
(三)中医临床实践3月
临床进修时间为3个月。其中:中医门诊2月、中医专科学习1个月。
六、考核
理论培训的每门课程结束后,培训单位应进行单科考核。所有单科考核均合格者,才能参加理论考核和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各占50%)。两者均合格者,准予结业。
附件3
贵州省“西医学习中医”证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