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建筑构造》

课程课础基业专类型:专业基础课

面向专业:建筑学

授课教师:封元

二、在线方式

使用腾讯会议、超星“一平三端”、微信等平台进行线上授课。

三、教学设计

基于《建筑构造》课程知识点多、房屋构件构造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教师将墙体这一章的教学设计分为四个部分:

1.墙体理论知识的整合与具象化构造形式的展现

将章节知识点进行条理化、结构化和整合化,学习内容以加强学生理解和应用的方式呈现,以此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PPT的制作上,将知识的表述设置成比较详细的、利于学生课下复习总结的形式,并在其中插入超级链接,可直接跳转进行相关构造图片的查看。在具象化构造形式展现环节,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信息化优势,以此来增强课堂的互动交流。

  

制作便于学生整理复习的PPT

2.学生的参与度

为了解决线上教学吸引力不强、学生精神容易懈怠等问题,遵循“两性一度”的理念将翻转课堂、LAD教学法、LIFE教学法、PK课堂教学法相融合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课堂上的互动

3.课思政的融入

结合课程和专业特点,融入有专业特色的思政元素。对于墙体一章,在讲解设计要求时,列举工程事故,告诫同学们做任何设计前要参考规范要求,不能因为利益去做不符合标准的事情,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树立良好价值观。

列举工程事故,使学生树立责任感

4.学习效果的检验

授课过程中,在讲解到关键节点时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弹幕回答,并发布随堂测试、讨论题、画构造图等,再通过学习通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

通过学习通直观看到作业完成情况

四、特色与创新

课前:老师在“教”字上做足了功课,在备课过程中查阅整理多所学校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相关资料,并自学MATLAB软件,在课件中编入flas***、仿真演示、图片、视频等,使学生多维度的理解墙体的构造形式。在教学方法上,参与了3次线上课程教学的培训,将4种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中。提前将翻转课堂内容布置好,在学习通中提前建课,以此方便学生提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前准备工作

课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听课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老师利用Ipad手写板书与PPT相结合使课堂形式变得丰富;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法,使学生反客为主,先进行思考,而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参与感;使用LAD(leaning and doing)教学法,边学边去实际绘画相应构造做法;使用LIFE教学法,将教学与生活联系,使学生印象深刻,通过观察宿舍周围墙体,快速理解相应墙体构造;使用PK课堂教学法,通过赢得课堂表现分使学生形成竞争,再形成学习动力。

  

多种教学手段的融合

学生翻转课堂时制作的PPT

课后:在学习通上传扩展资料,帮助同学们去理解和整理知识点。同时,通过回放功能使得知识可以反复学习。布置相应章节练习题、开放性的课后讨论题,以及绘图题来检验学生的听课效果,通过及时批改作业发现学生学习的短板,加以重点指导。

  

线上部分学习资料

五、教学效果

通过线上混合模式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学习通对学生做题、画图等作业准确率的分析,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看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线上课堂有互动有抢答,增加了课堂的趣味,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多种形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